近两年在国内顺风顺水的特斯拉,仿佛进入了新一轮的“水逆期”。从今年9月开始,关于特斯拉的新闻一条比一条重磅,先有9月底特斯拉“低调”进行保险补贴,开启降价序幕。随后在10月接连进行尾款补贴和官方降价,Model 3的起售下调到了26.59万元,推动了电动车新一轮“价格战”的爆发。
11月,特斯拉销量又被比亚迪大幅超越,达成年销150万辆的目标基本无望。最重要的莫过于11月5日一辆特斯拉发生的重大事故,又让人联想起此前特斯拉多次深陷“刹车门”的窘境。降价促销、销量下滑、安全无法得到保证,似乎在网络舆论中,特斯拉正在快速走向下坡路,出现了大量针对特斯拉的唱衰之声。

诚然,整个新能源车市场开始步入到高速发展后的平台期,加上充满极度不确定的外部市场因素困扰,没有一家车企可以独善其身,降低预期、咬紧牙关度日已是常态。但特斯拉作为电动车行业中的龙头品牌,其创新的商业模式以及产品特点,曾刷新了人们对于电动车的认知。
在内外交困的时期,特斯拉背后其实还藏有众多底牌没有打出来。凭借超高的毛利率,特斯拉在中国还有很大的降价空间去打击国产品牌;4680电池、一体铸造技术等新技术未引进国内;Model 3/Y即将改款,Model S、Model X Plaid等新车更待上市。不要妄自菲薄的同时,更要重视对手,现在还绝对不是唱衰特斯拉的时候。
【·毛利率接近30% 降价空间很大】
10月20日,特斯拉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,特斯拉汽车第三季度总营收为214.54亿美元,同比增长56%,去年同期为137.57亿美元,而上一季度为169.34亿美元。此外,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2.92亿美元,同比增长103%。作为对比,国产电动车“龙头”比亚迪三季度总营收达到1170.81亿元,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57.16亿元。
虽然特斯拉毛利率仅为27.9%,低于市场预期,不过仍然是所有新能源车企中最高的一个,而且三季度的特斯拉是受困于电池成本、物流费以及产能等因素,与国内车企的销量营销以及管理费用更高有本质区别。得益于毛利率优势,意味着特斯拉在单车销售价格上还有更高的调整空间,只不过是少赚和多赚的区别。